整理房間翻出一些陳年古物
開始思考截至為止的人生哪段時期最舒適有感?
想了想還是身為屁孩的時候

但平心而論,當時的生活品質並不怎麼樣
每天為了搭校車,清晨5點多起床
校車上,早上上學愛睏得要死的時候......學長坐
下午放學精神好的時候才換我坐
回到家晚上6點多
如果是冬天時,有出太陽的時候人根本都不在家

吃飯洗澡完,上樓寫作業
中間21:00要記得打開廣播聽大家說英語
隔天英語老師會檢查有沒有乖乖收聽喔.......
一切順利的話,大概可以在12點左右入睡
然後從上一段的行程繼續repeat again

然而也大概是這樣制式化的生活
每天回家後的娛樂就晚上6點半衛視中文台播出的七龍珠Z而已
也沒多看之後7點的晚間新聞一眼
對這社會沒有時間去批判
對於這樣的現實也沒甚麼想法
這個時期把師長所說的照單全收並且加以實行
要拿個不差的成績也非難事

喔,上面有提到校車
車上每週會有一本學長們集資買的寶島少年
學長們傳閱時偶爾可以順便瞄一眼
而在大家都翻到爛掉後就會有一定機率讓我帶回家
這算是當時的一種小確幸
是的,這樣沒營養的事情就可以為一個國中小男生帶來滿足!
(不得不說I"s對當時的青春期少年來說根本神作來著!)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長大,權限跟著開放
從搭公車,到騎機車,甚至開車
從買東西要經過父母同意,到自己喜歡想買就買
從出門過夜不回家要跟父母報備,到人間蒸發幾天也無所謂
能掌握的事物看似變多了
但不能掌握的事物也跟著與之俱增
在體制下,一切好像也不是真的那麼自由
慢慢地,開始質疑那些所謂的大人們所說的話正確性如何?
原來這個世界也不是如想像中的單純美好

「井底之蛙」
這成語仔細想想倒也挺耐人尋味
對這蛙來說,這井底就是它的世界,就是它所認知的一切
如果把這蛙移到亞馬遜河或是喜馬拉雅山看看這世界有多大
你他媽是要殺了這隻蛙嗎?

回歸到「舒適圈」這論調上
長輩們都會勸要努力往上爬,不要待在舒適圈內
但試問誰往上爬不是為了拓展更大的舒適圈?
唉......人生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ello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